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――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GB/T 8613-1999 前 言 本标准对GB/T
8613-1999《淀粉业用玉米》、GB/T8614-1988《发酵业用玉米》做了如下重要技术改变。 --各等级玉米淀粉含量指标均提高了1个百分点; --取消了"发芽率"指标; --"不完善"指标由不超过10.0%、15.0%改为不超过5.0%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,代替GB/T8613-1988、GB/T
8614-1988。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储备局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得出。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:国家粮食储备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;参加起草单位:吉林省粮食局、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、辽宁省粮食局、国家粮食储备局科研所、郑州粮食学院。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:唐瑞明、冯锡促、沈艳红、祁葆滋、王会博、林家永、王彦波。 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
GB/T8613-1999
1 范围 本标准规定淀粉、发酵工业用玉米的定义,质量指标、检验方法及包装、运输、贮存要求。 本标准适用于收购、贮存、运输、加工和销售的淀粉、发酵工业用商品玉米。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,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,本标准出版时,所示版本均为有效。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,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。 GB/T
1353-1999 玉米 GB/T 5514-1985 粮食、油料检验 淀粉测定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.1 不完善粒、杂质、色泽、气味 按GB
1353-1999中3.2、3.3、3.4执行。 3.2
马齿型玉米 籽粒为马齿状,顶部凹陷,粒型较大。胚乳外部为角质,内部为粉质、质地较软。 3.3
发热 玉米由于的过度呼吸而产生高温。 4 质量指标 4.1 淀粉业用玉米以淀粉含量定等,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表1。 表1 淀粉、发酵工业用玉米质量指标 等级 | 淀粉、(干基),% | 杂质,% | 水分,% | 不完善粒,% | 色泽、 气味 | 总量 | 其中:生霉粒 | 1 | ≥75 | ≤1.0 | ≤14.0 | ≤5.0 | ≤1.0 | 正常 | 2 | ≥72 | 3 | ≥69 | 注:水分含量大于表1规定的玉米的收购,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。 |
4.2 淀粉业用玉米以马齿型等含量高的玉米为宜。 4.3 低于三等的玉米不宜作淀粉、发酵工业用。 4.4
烘干或发热后的玉米不宜作淀粉,发酵工业用。 4.5 卫生检验和植物检疫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。 5 检验方法 5.1
检验的一般原则、扦样、分样及杂质、不完善粒、水分、色泽、气味检验按GB1353-1999中的6.1、6.2、6.4、6.5、6.7执行。 5.2
淀粉检验按GB/T5514执行。 6 包装、运输和贮存 包装、运输和贮存按国家有关标准的和规定执行。 |